找到相关内容76篇,用时1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念的艺术(四)

    ,绝不歧视。   系统性的慈观   慈观若想充分发挥它的利益,就必须系统性的发展,直至入定或心一境性为止。慈观的目的是发展五:前二(寻、伺)是因,后三(喜、乐、心一境性)是果。五对治禅修的五盖:寻以精进力克服昏沉,伺以定力克服疑,喜以欢喜力克服嗔,乐以舒压力克服掉举,心一境性以收摄五根力克服贪。初禅五克服五盖,旧的负面情绪得以改变,新的正面心态得以形成。   如何...

    般若婆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150377.html
  •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(三)

    那相应的心和心所。  这么做有两个理由:第一个理由是,在培育那时,你已经观察过五,因此对于辨识与那相应的心所方面已经有一些经验。第二个理由是,在那中,那速行心(jhana-javana-...心路过程生起。  因此,如果你已经达到那,如:安般禅那,而且想辨识名法,你应先进入初禅。从初禅出来之后,应同时辨识有分(即意门)与安般似相。当安般似相在有分中出现时,你可以根据的个别特相来辨识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3649248.html
  • 五蕴和五取蕴

    有分心(意门)。然后当安般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现时,应当观察五。由于你已曾观察过五,所以这对你而言是很容易的。然而,在这里你必须见到刹那刹那间都有五生起,因此你见到无数次的五。能清楚地见到五之后,可以选择由触、受与识这三种名法当中的一种开始观察。假设选择由识开始观察,那么你应当在每一刹那中都观察到识生起:“识,识,识……”,如此生起无数次。如果观察不到,那么应当再入安般初禅。出定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3949258.html
  • 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

    而言乃是指五37(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心一境性)非常坚固之时的禅定。换言之,行者未到初禅定之前是称为“近行定”38,已达初禅定者则称为证“安止定”。而此中所谓的“初禅以前的近行定”与《大毗婆沙论》所提到的“未至定”似乎是一样的。这一点可以从“寻”、“伺”二的存废来论证。因为在《大毗婆沙论》卷148中有如是云:  在未至、初静虑名有寻有伺;在静虑中间名无寻唯伺,在上三静虑名无寻无伺。39  同样...

    释道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747572.html
  • 慈心定的修法(舍弃我禅师著 Divide Abodes 选译)

    并辐射慈爱。当绵绵流出的慈爱中断了的时候,你必须停下来重新提起它。经行的动态的特性使得精进根比较突出。因此有助于提起并保持慈爱的心念之流,这(提起、保持)也就是第一和第二——寻与伺(vitakka...   第五章 定的五在初始阶段,起主要作用的是第一——寻(vitakka)[译注2],它是带动心王和心所接触目标的心所。在修慈心观时,它不断带动慈爱的心念到它的目标——所选的作为修慈心观对象...

    汤华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449340.html
  • 阿耨楼陀造:摄阿毗达摩义论(二)

    十种。以上(十二不善心与八善心)的二十种,为欲界业。  色界的善(业)唯是意业,(它)是由修所成而证得的安止(定),依照的区别,(色界的善业)有五种。  无色界的善(业)也唯是意业,(它)也是由修...摄杂(注7)  于摄杂中,有六因:即贪、嗔、痴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。  七:即寻、伺、喜(P驋i)、一境性、喜(somanassa)、忧、舍。  十二道: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...

    阿耨楼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542086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后才能分析名色法出自什么经纶?

    证得某一种禅那,藉此而达到心清净。当他想要进一步修行见清净时,应当先进入除了非想非非想定以外的任何一种那。出定之后观照寻、伺等,以及与禅心相应的所有心所。必须依照它们个别的特征、作用、现状、近因来辨别它们。他能够照见这些心所,因为在修行止禅时,他已经辨认过五了。然后他必须照见这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处色、照见心所依处色所依靠的四大,以及存在那里的其他种所造色。同样地,他必须辨别它们个别的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四界名色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09032590428.html
  • 佛教泛论(二十)

    静虑,一般是就殊胜而言,亦即有:1. 摄十八,2. 止观均行,最能审虑 3. 得现法乐住 4. 得乐通行之名等四因。由于这样的定的观念,产生了三界说,因此遂与三界有关系。  第四 四静虑、四无色定  静虑的共通点是以心一境性为体,然可依寻、伺、喜、乐等之具与不具而分四种。大体上,具寻、伺、喜、乐的,是初静虑;离寻、伺二,只具喜、乐二的,是第二静虑;离寻、伺、喜三,只有乐的,是第三静虑;...

    宇井伯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747089.html
  • 大师在的心里走来

    活现。  何谓是永嘉?  它是在永嘉这一块神奇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一个;  它是台、不二,圆融微妙,简约直行的禅法;  它是顿渐并施,自他兼利,含融广大的禅行;  它是不立宗派,超越藩蓠,无为...  大师在的心里走来  作者: 宋智明   永嘉大师再度走到我们中间来,走回了家乡的故土。我们曾经思念遥远的形象,感动于他的道行;如今因着反复的参叩,渐渐化归为自心的禅意,梦醒时分,自他不二。 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850112.html
  • 有关“法住智”与“涅槃智”的精彩回应

    与论义来看就知道,把色界的禅心分得粗一点,就是四个阶段,若分得细一点,就是五个阶段。所以以禅心的多少、有无来区分,入了初禅得五;入二以后,《阿含经》说是“无寻无伺”,少了寻、伺二心所,就更少...性广法师发言:  在这里提供我的看法,以回应林建德居士的观点。  在这里提供我的看法,以回应林建德居士的观点。  印顺导师在学思想的研究上,关于“法住智”与“涅槃智”的讨论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见,也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457496.html